暑假印象(一):因为是这样,所以才这样

分类:似水流年
2012-08-13 11:52 阅读(?)评论(0)

        2012年暑假,学校再度成为建筑工地,时光一如12年前的2000年夏天。

        那年,为了确保新校如期开学,雏形的校园一片忙碌,不分昼夜的加班加点,为的是9月1日迎来第一批学生。边建设,边招教师,边招学生,百端待举,披星戴月,奔波操劳,一砖一瓦一叶一草,浸润了拓荒的艰辛。

        今年,实施校舍抗震加固维修工程,楼梯加固、屋面防水、墙面粉刷、门窗油漆、管线改造、灯光照明······十几个工种,施工、设计、监理、质检、校安办、业主等五、六家责任主体单位。工期60天,开学是万万耽误不得的;政治工程,质量是马虎不得的。校安工程要求须具备二级及其以上资质的企业承建,事实上寿县当地没有一家建筑企业具备资质,100%挂靠了外地公司,工地领班是当地的,施工人员是当地的。
        一个多月来,黏在工地,与一干人打交道,破费的不仅仅是时间,而是脑筋。不按设计施工,不按程序施工,不按规范施工。跑断腿,磨破嘴,一步不到一步黑。一个累字,累在心。
        忙里偷闲时,也会思考一些问题。客观上讲,这些施工人员是临时散斗起来的,本来技术素质不高,主观上,不排除可能存在的习以为常的“偷工减料”。能懒就懒,能唬就唬,能拖就拖,拒绝合理建议,拒绝正当要求,自以为是,我行我素,这是属于主观呢还是客观?这些人中,不乏朝气蓬勃的青年,不乏五大三粗的汉子,不乏知天命的寡言少语人。我深信他们本质是好的,理解他们常年在工地上的脏苦累,同情他们为了生计用体力换工钱。再深入想去:他们为什么成了泥瓦匠?他们为什么要做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他们为什么成不了高级技工或土著工程师?他们为什么成不了老板或企业家?(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绝无歧视底层劳动者之义)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这样,所以才会这样!”
        我们能苛责这些人吗?不能。看看当今的学校,想想当前学校的应试教育,培养千千万万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目标,我们真正努力做了吗?
        又岂止是这一行业?看看我们身边的各行各业,总有悲喜,一些人之所以是今天这样,还不是因为他们曾经和仍然这样!

        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最后修改于 2012-08-14 11:16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