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样本局限于年级前三分之一区间学生,不代表后三分之二区间学情。
★本报告分析只针对中考应试,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思想未予探讨。
寿春中学《毕业班有效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贯彻落实《2014届毕业班工作指导意见》提出的“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及时把握动态、问题,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及时诊断、反思,及时制定调控方案”精神与要求,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资料使用、作业布置、考试评讲等情况的了解,提高毕业班教学及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调查对象
2014届284名成绩中上、学习愿望强烈、态度端正的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13年10月17日下午
四、调查地点
本班教室(班主任主持)
五、调查内容
毕业班有效教学(课堂、进度、资料、作业、考试、讲评等)及班级管理。
六、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选择ABCD中自己认为合适的选项;提出合理化建议。
七、调查背景
进入九年级以来,本届师生热情高、干劲大、期望高。第一次月考之后,学生文化课成绩状况初见端倪,师生都在查摆原因,力求纠偏扶正、破解困境,追求教学方向、方式、方法渐入佳境,事半功倍。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学生最有发言权。
八、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年级组共发出284份问卷,收回284份。其中男生139人,占49%;女生145人,占51%。学生认真、独立答卷,可信度高。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有关课堂教学、资料使用、作业训练、考试评讲、班级管理等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得出以下规律性的结论。
(一)喜欢教法灵活的老师,喜欢感兴趣的课堂
问卷设计了前1、2、3、4项:
1.你现在最喜欢上的课(各班情况有别,前四科排序参见汇总表)
2.你最喜欢上这门课的主要原因
A.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占17.3%, B.对这门课感兴趣占62.7%,C. 老师的课上得好占30.6%,D.其他占4.9%。
3.你觉得老师的课上得好,好在(多选)
A.和蔼可亲占56.0%, B. 学识渊博占50.7%,C.教法灵活占77.1% ,D.其他(幽默风趣)占11.6%.
4.你觉得老师的课上得不够好,不够好在
A.老板着脸占32.0%,B. 废话太多占21.5%,C.教法不灵活30.6%,D.经常不打招呼就调课14.0%, E.接打电话或玩手机13.9%, F.其他占10.9%。
(二)课堂评价:老师应重视,学生很在乎
问卷设计了7、8两项:
7、课堂上,老师对你的评价,你觉得
A.很重要、影响学习情绪占78.9%, B.不重要占6.0% ,C. 无所谓4.9%, D.其他占9.5%。
8、课堂上,你希望老师怎样评价你的发言
A.答对了表扬占11.3%,B.答错了批评占1.4%,C,答错了指出错在哪儿占84.9%, D.其他占7.4%。
(三)课堂情境:设计很重要,多媒体运用有待改进
问卷设计了5、10两项:
5、老师设计的课堂情境,你觉得
A.能吸引你占60.2% ,B.不能吸引你占6.0%,C.老师很少设计或从不设19.0%,D.其他占10.2%。
10、你认为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
A.有很大帮助占34.5%,B.一般占59.9%,C.没有帮助占1.8%, D.其他占4.9%。
(四)学习行为:课堂参与积极;被迫抄作业答案,折射学习负担与困难
问卷设计了9、13两项:
9、你上课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吗
A .认真倾听占66.5%,B.有时倾听占29.2%,C.根本不倾听占1.4%, D.其他占4.9%。
13、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抄作业答案
A.应付老师检查占9.9% ,B.作业、卷子太多做不完时占52.1%,C.做不好占30.6%,D.其他16.2%。
(五)加课补课:学生认可,内容与形式应调整安排
问卷设计了14、15两项:
14、你怎么看下午第四、第五节和周六上课
A.很有必要占70.1%,B.无所谓占16.2%,C.没必要占6.3%, D.其他占8.1%。
15、你认为下午第四、第五节和周六上课怎么安排教学内容效果好
A.讲新课占4.6%,B.考试测验占9.2%,C.评讲作业或试卷占69.0%,D.学生自习、老师下班辅导占22.2%, E.其他占2.8%。
(六)体育锻炼:学生渴望指导,课堂训练,课外锻炼
问卷设计了11、12两项:
11.你目前每天用来锻炼、活动的时间
A.没有占16.9%,B.10~30分钟占62.7%,C.30~60分钟占9.5%, D.其他占10.2.%。
1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有效提高体育考试成绩
A.体育课上老师指导训练占54.9%,B.在家里由家长陪练占10.9 %,C.自己挤时间练占30.3%,D.其他占9.5%。
(七)班级管理:课堂纪律、课间秩序、学习风气
问卷设计了16、17两项:
16、你所在的班级目前突出问题有(多选)
A.课堂纪律占56.7%, B.学习风气占40.1%,C.课间、午间秩序占55.6%, D.其他占12.0%。
17、你认为班级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选)
A.班级管理方法占40.5%, B.前两年积累形成的(在某几个班级反映突出)占48.9%,C.班干发挥作用不好占34.9% ,D.其他(主要是班级不愿干的学生多了,薄弱班级反映突出)24.8%。
九、关于毕业班有效教学的思考
(一)“接地气”关注学情,听呼声教学相长
教学是否有效不能只凭老师的经验与自我感觉是否良好,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以验证,通过最直接的考试成绩加以检验(基于毕业班升学率的价值取向)。
从分学科具体反映的情况看,没有一个学生质疑老师们的敬业态度,足见本届老师的认真负责精神得到普遍赞许。学生所反映的基本问题在于:教学进度快了或慢了、作业量多了或少了、老师讲课的声音大了或小了、板书字迹潦草难辨或记笔记困难、讲话的语速快了或口齿不清、讲解内容深奥了或讲不明白、评讲题目的收获大了或小了、是否贴近中考、希望老师多下班等,基本属于方式方法问题。面对学生的这些建议与呼声,我们要有接受合理化建议的姿态与勇气,从善如流,老师们是完全可以通过适度调整加以解决的。
深入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只有从各个方面充分了解学情,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少做无用功。毕竟我们付出的所有辛劳最终要靠学生的成绩提升得以体现。
“以学生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目标。”参天大树扎根土地因而枝繁叶茂,教育教学“接地气”才能硕果累累。
(二)精心设计,讲授有效知识
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是:有效的知识、有效的方式、有效的评价,核心是学生的主动发展。
有效的知识,出于中考应试的需要,就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
鉴于此,老师们的教学应以《考试纲要》为行动指南、准则,即便是新课教学阶段,紧扣中考知识点,结合中考考点举例、讲解、指导答题、训练,都是十分需要和有价值的。这一点,我们的老师做得不错。
(三)、精心设计,选择有效方式
常见的教学活动方式有:以教定学、以学定教、教学对话。
无疑 “教学对话”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但面对中考,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更多的取向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作为这种饱受诟病的“传授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定学的主要特征是教师按事先设计好的教案,主要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叙述学科事实、解释学科概念、论证学科和阐明学科法则,而学生通过静听、练习加以吸收的教学活动方式。
毋庸置疑,在当前中、高考制度框架内,这一方式仍然是凑效的。但对教师的要求在于: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情境是否精心有效?教师口头语言的叙述、解释、论证是否生动、准确、周密?练习(作业、考试等)是否经过精心筛选设计并及时批改评讲?此次问卷中,关于少数老师备课不充分、多媒体运用效果差强人意、作业批改不及时、练习(考试)题目评讲收获欠佳、口头语言表达等问题时有反映,应该引起重视并纠正。
(四)、精心设计,力争有效评价
学习评价可分为: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的评价、学习内评价。
学习评价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助推与深化作用。
关于“学习内评价”、“为学习的评价”,本文不予涉及,仅探讨 “对学习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甄别与选拔,评价标准是预设的各种学习目标,评价所关注的是学生在一段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学习结果与行为表现。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测验与行为记录为主。即只关注学习的起点与终点,是一种“事后算账”式的评价。
就瞄准中考的教学评价而言,“对学习的评价”被老师们普遍采用,如课堂提问、作业练习、测验考试,成为我们的老师进行学习评价的主要和重要形式。关键之一在于:我们的课堂即景评价(随堂评价)是否有利于保护学生积极性并解决了实际问题,“很重要,影响学习情绪占78.9%”,“答错了指出错在哪儿占84.9%”足以说明问题的尖锐存在。关键之二在于:作业练习题是否精选精练,能否得到及时批改和反馈。关键之三在于:测验考试(资料使用)的命题质量是否对路、能够测量学习目标达成,频度是否合理等。研究证明,过量的练习、考试会产生消极作用,一是阻碍技能掌握,二是导致机能退化。问卷调查中关于“作业、卷子太多做不完时抄写答案占52.1%”,这还只是284名优等生的现状,还有近500名学困生的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五)、精心管理,稳定有序的班级环境为有效教学护航
初中毕业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每个学生都面临升学与就业的选择。初中毕业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是焦虑、紧张、困惑、迷惘、惊慌、失落及对抗。
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方面自信能考上重点高中,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落榜。这种十分矛盾的心理导致心情非常焦虑和紧张,且会随着升学考试的到来,这种焦虑紧张与日俱增。
平时成绩一般的学生,担心到底能不能被录取,到底会被什么高中录取,如果不能录取怎么办,如果就业,选择什么职业好。这些学生既担心自己不能升学,又希望自己侥幸被录取,经常被这种矛盾心理困绕着,因此情绪时而高涨时而低落,甚至惊慌不安。
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由于智力或者基础的原因,厌学情绪严重,心理上有一种严重的失落感,尤其是实行分层考试、阅卷,他们会认为自己已被老师、家长、学校甚至社会所抛弃,并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抗心理。
鉴于此,初中毕业班的班级管理思路、方式方法、工作中心重心势必需要有所调整。班主任更需要有耐心、付真情、多投入,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并重,教学业务与班级管理并进,要尽可能多的陪伴学生一路走过中考。问卷反映部分班级的班级纪律、课堂纪律、课间秩序等问题,会加剧毕业生心理的动荡与不安,更会直接削减教学效果。“前两年积累形成的占48.9%”应引起某些班级反思,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2014届毕业班的困难与机遇同在,我们坚信,只要大家倾心尽力、科学管理,必将彻底甩掉落后的帽子,迎来硕果金秋!
2013年11月16日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